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2313.该教会的第一个状态:人们拥有仁之良善,承认主,主在良善上强化他们(1-3节);他们得救了(12节)。第二个状态:对他们来说,邪恶开始反对良善,但主强有力地把他们引离邪恶,并保守在良善中(14-16节)。经上描述了他们的软弱、无助(18节);他们得救了(20节)。第三个状态:他们不再出于对良善的情感,而是出于对真理的情感思考和行事(18-20节);他们得救了(23节)。第四个状态:对真理的情感灭亡了,这由罗得的妻子变成一根盐柱来表示(26节)。第五个状态:一种不纯的良善,或虚假的良善取而代之,这由住在山洞里的罗得来表示(30节)。第六个状态:甚至这良善也仍被更加玷污和歪曲(31-33节);真理同样如此(34-35节)。由此孕育并生出一个教会的某种假象,其所谓的良善是“摩押”,其所谓的真理是“亚扪人”(36-38节)。
2775.“往摩利亚地去”表示试探的地方和状态,这从“摩利亚地”的含义可以看出来。显然,“摩利亚地”表示试探的地方,因为亚伯拉罕被吩咐到那里把他儿子献为燔祭,从而经历了最大程度的试探。耶路撒冷,就是主自己经历最大程度试探的地方,也在摩利亚地,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清楚看出来,即:大卫在摩利亚山上建造祭坛,后来所罗门也在那里建造圣殿,如从历代志清楚看到的:
所罗门就在耶路撒冷、向他父大卫显现的摩利亚山上,就是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上、大卫预备的地方,开工建造耶和华的家。(历代志下3:1; 对比历代志上21:16-28与撒母耳记下24:16-25)
这足以清楚表明,关于献以撒为祭所讲述的这些细节都代表主;否则,这事可能在亚伯拉罕当时逗留的地方就发生了,并且他不会被吩咐从那里起行,走了将近三天的路程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